药品本来只是医疗疾病的一个工具,其价格高低与医疗治疗不应有直接利益关系,但是药品加成的存在,等于给药品附加了衡量医生劳动价值的作用,造成了“会看病不如多用药”的奇怪现象,从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居民的看病成本。
公立医院改革取消药品加成
国务院办公厅4月18日发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其中提到,2012年将会以县级医院为重点,选择在300个左右县(市)开展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调整医药价格,取消药品加成政策。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2〕11号)精神,以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核心,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核心理念,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保持医改基本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在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三个方面取得重点突破,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保持医改良好势头,为实现“十二五”阶段性改革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要点》明确,省、市、县三级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全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城乡居民电子建档率达到93%。新增50000张养老机构床位,新建2500个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全省200万名困难家庭失能老人和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同时,免费开放202个图书馆、206个文化馆、457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完成2500个贫困村文化室建设,新建村级农民体育健身设施1000个,公共体育场馆向群众免费开放体育锻炼1400万人次。此外,《要点》还提出要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机制,统筹安排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金用于基本公共服务等支出。
实现医药分业困难重重
“按照新一轮医改的思路往下走,取消药品加成的下一步应该是真正实现医药分业。”南京中医药大学经贸管理学院院长田侃表示,医药分业既是国内认同的改革方向,也有成熟的国际经验可寻,但在实际推进中遇到了现实困难。
专家表示,国际通行的所谓医药分业,是指医师对患者有诊断权和处方权,药师有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权、审核和调配处方权;在这种职责分工的基础上,医院不设门诊药房只设住院药房,门诊患者凭医师处方自主选择社会药店购药,医院通过医疗技术和服务收取费用,药品收入占医院收入的比重很小。医药分业既可以避免因医生与药品处方存在利益关系而衍生的大处方问题;也会通过药师对处方的审核和调配,使药品使用更趋于科学规范。
改革期间,我国也在引导实施医药分业。2014年,商务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6部门联合发文鼓励采取多种方式推进医药分开,提出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探索由规模较大、质量控制严格、执业药师药事服务制度完备、诚信记录好的零售药店,承担医疗机构门诊药房服务和其他专业服务;逐步形成医师负责门诊诊断,患者凭处方到医疗机构或零售药店自主购药的新模式。
“但是,由于各种先天不足和机制扭曲,我国真正实现医药分业困难重重。”管晓东认为,高水平药学专业人员严重短缺,具有医保资质的社会药店数量有限,这些都导致公立医院外流的处方很难被有效承接;而“在我国医疗服务收费体系甚至社会分工中,历来缺失专业药学服务价值的体现,更是一个一直被忽视的重要原因”。
与之相关的是,我国医疗行业一直没有设立处方审核调配、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等专业药学服务收费项目,在医改推进过程中也没有对此加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