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夜交替,汇聚梦想不息的动力

   2019-01-05 人民日报140
核心提示:日夜交替,汇聚梦想不息的动力
      每个环节的顺畅完成,都体现出科技实力和立异底气,以及将科学愿望一步步转化为实际的执着

在间隔地球40万公里之遥,人类视线遥不可及的月球反面,一个小小的探测器完成了一次惊心动魄又震撼无比的地外天体登陆,成就了人类又一个愿望的“落地”。

1月3日上午,嫦娥四号探测器翩然落月,首次完成人类飞行器在月球反面的软着陆。这是嫦娥四号落月使命具有决定性的一步,为着陆器和巡视器对月面的巡视勘察开了一个好头。随后,着陆器与巡视器顺畅别离,“玉兔二号”在月背留下人类探测器的第一道印迹。接下来的考验,依然会像月球上昼夜几百摄氏度的温差和漫长的月夜那样严格,但稳稳站到了月球陈旧的碰击坑中,已经给了地球上为嫦娥四号保驾护航的人们足够的信心。“家里来人了”,让月球另一侧的月球车“玉兔”少了孑立,多了温暖。

对世界奥妙的猎奇和探求,是嫦娥四号的无形牵引。虽然人类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便登上月球,但对月球的了解依然浅显,抵达月球反面实地探求的科学价值依然极其突出和共同,是全世界科学家长久以来的神往。不像对着地球的那一面受到各种无线电搅扰,月球反面“风清月朗”,具有绝佳的地理观测和世界信号接收环境,能为未来对世界“黑暗时代”和“拂晓时期”的探求打下根底。嫦娥四号的着陆区——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碰击坑,被认为是太阳系内最大、最陈旧的碰击坑,保存了原始月壳的岩石,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可获取月球乃至地球前期演化前史的新认识。

科学探求往往又是富有挑战的探险之旅。即使有嫦娥三号落月的成功经验,嫦娥四号的月背着陆依然面临前所未有的高难度、高风险。因为自转周期的原因,月球永久只是同一面临着地球。飞临月球反面的人类探测器因而无法直接与地球通信,要想成功降落月背,几乎是不可能的使命。此前已有盘绕探测器飞越月球反面,但实地探测仍是空白。面临重重困难,我国的探月人斗胆立异、努力攻关,每个环节的顺畅完成,都体现出科技实力和立异底气,以及将科学愿望一步步转化为实际的执着。

在众多的世界中,嫦娥四号降落在行星邻近的卫星,或许看起来微乎其微,但在人类航天史上无疑是值得称道的一小步,也是我国航天人追梦的标注。四五十年间,从第一颗卫星上天到具有了30多颗星组成的卫星导航系统,从飞出大气层到航天员能够在太空驻留30天,从在地球轨道建造科学实验室到可以将探测器送到月球,时间的标尺丈量出一个又一个愿望,仿佛瞬息即达,但这向上的每一步,汇聚了多少人日夜不息的脚步,蕴含了多少个日夜交替的酸甜苦辣,这大概就是让愿望升腾起来的强壮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lee2016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常见问题  |  隐私政策  |  sitemaps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