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吧信息网:南水北调工程通水5周年超1.2亿人直接受益

   2019-12-15 互联网发吧信息网15160
核心提示:12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5周年有关情况。水利部副部长蒋旭光表示,南水
  12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5周年有关情况。水利部副部长蒋旭光表示,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建成运行以来,工程质量可靠、投资不超、水质达标、移民安稳、群众叫好,创造了一项项工程建设奇迹、技术创新奇迹和制度创新奇迹,发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截至12日上午8时,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量299.5亿立方米,受水区40多座大中城市、260多个县区用上了南水北调水,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2亿人。南水已由原规划的受水区城市补充水源,转变为多个重要城市生活用水的主力水源,成为这些城市供水的生命线。

——改变了广大北方地区、黄淮河平原的供水格局。当前,北京城区73.3%用上了南水;天津市14个行政区全部用上了汉江水;河南受水区城市的59个县区全部受益,多个城市主城区100%使用南水;河北邯郸、石家庄、沧州等市90多个县区受益;江苏形成了双线输水的格局,苏中苏北地区防洪排涝抗旱能力大力提升;山东形成了“T”字形的骨干水网格局。

——改善了供水水质。通水5年来,丹江口水库和中线干线供水水质稳定在Ⅱ类标准及以上,中线干线输水的过程中80%以上水量为Ⅰ类水;东线工程稳定在Ⅲ类标准,沿线群众饮水质量显著改善。

——修复了生态环境。东、中线一期工程的建成通水,有效地增加了华北地区可利用的水资源,通过置换超采地下水实施生态补水、限采地下水等措施,使河湖、湿地的面积显著扩大,有效遏制了地下水水位下降和水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截至目前,已累计补水超过12亿立方米,滹沱河断流近40年以后实现了复流,滏阳河地下水水位最大升幅达到1.7米,南拒马河地下水水位最大升幅达到1.08米。

——优化了产业结构。受水区实行区域内用水总量的控制,加强用水定额管理,带动发展高效节水行业,淘汰限制高耗水、高污染产业。据统计,东、中线一期工程建设期间,沿线省市共关闭污染较严重的企业达500多家,叫停和否决了300多个项目。

全面通水5年来的实践证明,南水北调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生动实践。

当前,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根据《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将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增加向北京、天津、河北供水,同时还要扩大向山东、安徽供水。“初步方案是,扩大抽水规模,由一期工程的500个流量扩大到870个流量,水量从87.7亿立方米提高到165亿立方米,规划的线路达1785公里,将新建25座泵站,新增装机71.8万千瓦。”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石春先介绍,目前,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前期工作正在推进。

对于中线工程,下一步将实施引江补汉工程,这也是总体规划中明确的中线二期的后续水源。据了解,通过从长江向汉江调水,一方面可以增加向北的调水水量,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保障汉江中下游的生态用水。经过比选,近期水利部规划实施从湖北的香溪河取水,自流引水到汉江的丹江口水库大坝下面,初步规划,年调水量约40亿立方米。

石春先透露,“预计到今年年底,完成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规划、引江补汉工程规划,中线干线调蓄水库的布局方案;2020年底前完成这些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争取一些工程局部段或者局部工程尽早开工建设”。

蒋旭光表示,水利部将认真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落实好国务院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加快推进后续工程建设,早日构建完善的“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总体格局,持续提高水资源支撑、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能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常见问题  |  隐私政策  |  sitemaps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