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们报班是家长圈的流行病 把教育焦虑传导给了孩子

   2019-12-16 人民日报海外版120
核心提示:给孩子报班是家长圈的流行病 把教育焦虑传导给了孩子
近期,两张课表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这两张课表来自一个家庭,一张是10岁读小学四年级哥哥的课表,周一到周日,除了在校,都要参加各类补习班,还要完成相应的练习。另一张是妹妹的,5岁读幼儿园中班,但琴棋书画样样都要学。

对于这两个小孩,现在有个俗称——“鸡娃”。何为鸡娃?就是给孩子打鸡血,“虎妈”“狼爸”们为了孩子能读好书,不断地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不停地让孩子去拼搏。这种现象在北上广深尤为明显,孩子每天不是在上补习班,就是在去补习班的路上。而家长要付出更多的物质和精力,陪着孩子一块去上。

鸡血可以打一阵子,但不可能打一辈子。依靠“打鸡血”让孩子变得优秀,成为父母眼中期盼的样子,真的就是对孩子好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的心愿,但采取何种方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给娃报班是家长圈的流行病

如今,“鸡娃”已经是家长圈的流行病。

每到周末,北京的一些大型商场都会有很多或蹦蹦跳跳、或规规矩矩的孩子出现。他们不是来逛街玩的,而是来参加兴趣班、补习班。陪同孩子的家长也不闲着,坐在教室后面,和孩子一起听课,还时不时对板书拍照。课间,有的家长训斥孩子上课不认真,有的则是和其他家长分享育儿经。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为家长把孩子变为“鸡娃”的重要诱因。而不输的标准就是孩子上了多少兴趣班、补习班。

对于这种心理,北京市某中学教师吴凡把它总结为“紧迫感”。她认为,现在绝大部分家长认为孩子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上更好的初中、高中、大学才算是成功,而很少有“快乐就好”的教育观念,即使有,也无法落实在行动上。

“生活中对‘别人家的孩子’的推崇也在加强家长的紧迫感,让家长觉得不给自己孩子报班可能就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吴凡说。

在北京某杂志社工作的孙琳琳正面临这样的问题,“我不想让孩子成为‘鸡娃’,但还是采用了培养‘鸡娃’的方式”。

孙琳琳为了不让女儿在学习中掉队,也为了保护女儿的自信,给孩子报了一些补习班。“朋友的小孩都是幼儿园上的,我女儿是在小学开始上的。”但令她担心的是,女儿刚刚升入初中,因为没有在暑假报班提前学习课程,导致现在学习上很吃力,比起其他同学有些跟不上。

“本质上,还是因为一种高筛选的升学机制导致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所以需要把孩子变得更有竞争力。”北京市某中学教师李若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其中可能还包含着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希望孩子能够完成自己人生的缺憾,比家长更优秀,“这对于孩子来说其实是不公平的。”

从更深的层次上看,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无论是社会还是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家长为了防止孩子在未来的竞争中失败,就希望让孩子多掌握技能,多拥有证书,不断地在给孩子加码。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人才的标准是什么?学得多,掌握得多,就一定能够在竞争中获胜?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教授薛二勇表示,如今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标准还是需要讨论和引导的,不是证书多、技能多就一定优秀。这会导致家长产生攀比心理,为了多获证书或技能而不断让孩子报班学习,教育观念产生了偏差。

把教育焦虑传导给了孩子

焦虑,现在越来越成为都市人的常用词。工作焦虑、情感焦虑、生活焦虑……而现在困扰着许多都市父母的是教育焦虑。

随着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兴起,这个群体的父母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比自己更优秀,至少不比自己差。而实现这个目标的主要方式就是接受良好的大学教育。一路往前推,进入好大学,需要在好的高中、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接受教育,自己的娃也就成了“鸡娃”。

为了能够在好的中小学学习,家长为孩子们报名各种兴趣班、补习班,开展了一场教育竞赛。很多中国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支出占到了全家收入的很高比例,同时也有很多中国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业而放弃了休假和爱好。可以说,教育焦虑已经逐渐成为都市中产家长的“标配”。

而最终为教育焦虑埋单的却是孩子。“说白了这还是一个对起跑线认识的问题,”薛二勇说,“我们应该在观念上有一种转变,就是人生的发展路径,时间和阶段是有差异的,那起跑线就是有很多条的,而不是纠结于某一条或者某一点上。”

一些课外培训机构的做法,对家长的教育焦虑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命题组老师亲临授课”“学霸面对面辅导”“谁谁谁用了我们的辅导资料成绩得到大提升”……课外培训机构的广告满天飞,在向家长们展示本机构实力的同时也为家长许以各种美好的未来,让家长心甘情愿地把钱掏出来。

教育部长陈宝生在今年“两会”上对记者谈了这个现象:那些培训机构炫耀的培训成绩单、广告、广告词,很多都是鸡汤加忽悠。鸡汤喝得众人醉,错把忽悠当翡翠,这是不行的,不听忠告听忽悠,负担增加人人愁。

现在还有一种“凡学皆比赛、凡赛必获奖”的现象。“凡赛必获奖”就是指一些机构抓住家长心理,组织了名目繁多的艺术类赛事,凡参赛都能获奖,不少孩子拿奖拿到手软。对这种现象,有的家长是为了让孩子见世面,认为对其成长有好处,但有的则是为了给孩子升学加砝码,能够让孩子的简历更好看。

薛二勇用“剧场效应”来解释这个现象:人们去看演出,如果第一排观众都站起来,第二排、第三排的观众为了看清也要站起来,以此类推,所有的观众都会站起来。这是一种示范带动作用,当别人家小孩都在学特长、补习课程时,家长就会考虑让自己的小孩也去补习。

“这种现象是需求导致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在升学中有更好的机会。除非在整个升学机制中不再参考任何奖项,否则家长还是会强调比赛和获奖。”李若辰表示,改变这个局面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要把教育资源尽量平均化。

2019年7月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规定,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根治这种现象,国家已经开始行动。

尊重孩子是第一位的

但校外培训机构就应该一棒子打死吗?

校外培训机构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可以提供更多元的教育,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发展。但是为了利益夸大其辞、虚假宣传,或者只为让家长掏钱而不顾教学质量等乱象值得警惕。

要改变“鸡娃”的“凡学皆比赛、凡赛必获奖”现象,更主要的还是家长要转变观念,尊重孩子的意愿。

虽然孙琳琳的女儿遇到了暂时困难,但她决定不要盲目地给孩子报补习班,以求她快速提高成绩。“还是要多鼓励她,调节她的心理,等适应了初中的节奏之后,她就能慢慢跟上来。”

不过,孙琳琳的女儿上了很多兴趣班,网球、花样滑冰、冲浪等等,“这些她都感兴趣,也学得快,我就很支持。”

现在许多家长都以“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为理由,代替孩子做选择,逼着孩子上兴趣班、补习班。如果孩子感兴趣,那皆大欢喜;而一旦孩子不喜欢,就会产生抗拒感,结果适得其反。

李若辰认为,如果给孩子的学习压力超过承受范围,对孩子身心发展是有负面影响的,最重要的是可能会导致孩子自我价值感的缺失。“如果我们把成绩、分数和孩子的自尊绑定在一起,将会是很危险的一件事。”

在教育中,尊重孩子是第一位的。

中国一直讲究“因材施教”,就是希望能够发掘每个人不同的特点而实施不同的教育。而这个“材”就应该是孩子的兴趣爱好、时间精力以及现阶段所处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制定适合孩子的学习计划。

许多父母嘴上说只要孩子快乐成长就好,但实际生活中却把孩子的个人价值只是简单跟是否能上一个好大学、是否将来能赚更多的钱、是否能够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联系起来。

“教育最根本的不是‘教人成材’,而是‘教人成人’。以培养人格健全为目的的教育,可以帮助孩子拥有日后应对步入社会面对种种挑战的能力。”吴凡说。

这就又回到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教育的初心是什么?李若辰认为,三观正,人品好,个性成熟,具有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还能尊重体谅他人,是一个大写的人。薛二勇表示,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之外,还要有家国情怀,能够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绝不是培养“鸡娃”那么简单,也不是由获得多少奖项而决定,值得家长、学校和社会来共同思考和努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lee2016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常见问题  |  隐私政策  |  sitemaps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