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业竞争趋势愈演愈烈

   2011-11-22 慧聪网1150
核心提示:中国服装业目前的问题是需要更多品牌时装企业,逐步发展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时装业,形成具备国际号召力的时装品牌。要达到这一目
中国服装业目前的问题是需要更多品牌时装企业,逐步发展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时装业,形成具备国际号召力的时装品牌。要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应该备加珍惜这些刚刚走上正轨的时装企业,让他们既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又能得到行业的认可。

  一些有远见的中国企业家看到了这个机会,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努力学习欧洲同行,逐渐将资金与精力的投入从工厂、土地和设备转向人才、设计与创新。相较于上世纪90年代成名的中国成衣企业,品牌企业具有以下4个共同特点:其领导者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其团队的文化程度较高;基本处于一线城市,没有自己的生产能力,主要资金投入到产品开发与销售网络;从事女装这种需要较高设计含量的行业;基本不做电视广告,但营销投入却不少。渐渐地,他们的产品风格开始得到市场的认可,形成了稳定的忠实顾客群体,产品毛利也稳步提高,这让他们更加有资本使用世界顶级面料、骋用国际著名设计师,在产品设计开发与品牌时尚形象方面增加投入。在这些企业中,有很多来自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或日本的设计师,来自巴黎、米兰等地的世界级著名设计师的身影也越来越多。

  当我们看到这批成功将自己的品牌推向市场、并赢得较高回报的时装企业时,千万不要以成衣产业的标准来衡量其产品售价。中国时尚消费者需要有品位的、适合需求的、有价值的高级时装,特别是需要有每季按国际时尚潮流规律推出的产品,并有足够选择余地的品牌时装。一旦我们的时装企业每季能提供两三百款符合世界潮流的时装,既符合中国人的身材特点与皮肤及发色,又能充分展示中国中产阶级所需要的价值感,消费者怎能不心甘情愿地埋单呢?这就是时装业,这就是一个可以让消费者忘掉成本的时装业,在这个时装业态的价格构成中,成衣业的“物理成本”概念(面料成本与加工成本)只占很小一部分。所以,有些人自然“看不懂”这个价格了。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常见问题  |  隐私政策  |  sitemaps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