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面审批:数字化服务让防疫更高效

   2020-02-23 新京报50
核心提示:疫情期间的不见面审批是数字政府与智慧城市建设的一次良好示范,而这其实也是此种服务模式常态化的一个契机。疫情当前,不见面审
疫情期间的“不见面审批”是数字政府与智慧城市建设的一次良好示范,而这其实也是此种服务模式常态化的一个契机。

疫情当前,“不见面审批”成为政府服务优选项。2月22日,新京报记者从北京警方获悉,市公安局利用“网上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公安出入境微信号、北京交管“12123”APP等网上办事平台,推行“不见面”审批,方便了市民办事。而此前朝阳、丰台等区也都通过“不见面审批”维持了公共服务的高效运转。

所谓“不见面审批”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入现代物流服务,通过网上办理,实现申请人与审批人不需见面就可以办结事项的审批服务模式。从“面对面”到“键对键”,改变的不只是审批模式,还有服务效率的提升。疫情期间,北京市公安局等部门推出“不见面审批”,无疑是特殊时期对接民众需求的现实之举。

一方面,疫情形势严峻,“不见面审批”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申请者外出活动,减少了审批事项办理过程中的聚集感染风险。另一方面,抓严格防疫,也要抓有序复工。眼下北京不少企业已经开始有序复工复产,这必然产生相应的审批需求,有关部门适时推出“不见面审批”契合了这一需求,同时还提高了审批的效率,保证社会经济正常活动不受影响。

从“不见面审批”的内容来看,这实质上是“互联网+大数据+政府”的一次生动实践。这几年,从中央到地方推行的审批制度改革中,数字政府与智慧城市一直是一大亮点,而当不期而遇的疫情来临,恰恰是最需要它派上用场、大显身手的时候。从北京、上海等地在防疫期间推出的“不见面审批”“一网通办”来看,各地的数字政府与智慧城市功能确实也做到了“不辱使命”。

比如,北京交管局通过“交管12123”APP、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平台,在线办理换领机动车号牌、行驶证、免检标志及驾驶证换证、补证、延期等25项车管业务。可以看到,这些审批事项不论是从市民日常生活还是复工复产角度来说,都是刚需,即便是公众仍身处疫情,该办的也都要办。“不见面审批”就很好地接驳了公众的这些诉求,保证了经济社会的有序运转。

将“不见面审批”置于这次抗疫大背景下来看,其实也属于“技术抗疫”范畴。与17年前抗非典相比,这次疫情防控中,我们明显看到了技术在防疫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不论是从大数据追溯人口流动、利用AI技术测温,还是公众利用电商购物,都体现了技术抗疫的属性。而数字政府之下的“不见面审批”,本质上依靠的也是新兴互联网技术,标志着地方现代化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在不断提高。

疫情期间的“不见面审批”与其他电子政务功能,让我们看到了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在便民服务方面的积极作用。这是数字政府与智慧城市建设的一次良好示范,而这也不妨成为此种服务模式常态化的一个契机。疫情之后,期待此举成为各地政府一种固定的选择。

当然,“不见面审批”是大势所趋,但也并不意味着,政府在提供这类服务的过程中就完全不需要与公众“见面”了。换言之,是否采取“不见面审批”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宜一概而论,更不能强制。

随着国家“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与数字政府的搭建日益完善,未来民众在与政府打交道时将享受更多技术红利,值得期待。而各地也不妨从当下疫情出发,大胆尝试“不见面审批”一类的数字政府改革,在保证特殊时期公众正当权益的同时,也为数字政府、智慧城市服务的更大发展积累经验。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lee2016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常见问题  |  隐私政策  |  sitemaps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