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产品香味浓,油多,好像成了打不破的惯例。
由老干妈所代表的香辣佐餐酱基本上都是以“浓香”为突出重点,油多为特征;以“微辣”和“适口咸”为辅助构成了稳定的口味铁三角。其它风味佐餐酱在口味调配时也基本上是依循这种组合进行辅助调整。
二、老干妈的五大竞争优势:
1、香辣酱品类的代表,并逐渐成为具有行业代表性的强大品牌力。
在佐餐酱领域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像老干妈那样拥有强大的消费者认知;老干妈利用消费者认知所形成的强大品牌势能,构建起对渠道的强大话语权,同时,利用这些品牌势能和有效的营销策略,老干妈在和调味品渠道的博弈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
2、每年20%以上的增长比率和60亿元人民币的销售规模,成为原料谈判的绝对优势。
由于老干妈已经形成60亿元人民币的销售规模和每年20%以上的销售增长率;现实的规模和未来的预期,都支持老干妈在和上游原料商的谈判中处于相对的优势地位,因此老干妈在原料供应、品质、价格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基础。
3、味道:“浓香、微辣、适口咸”的味道铁三角。
香、辣、咸是中国消费者的普适性口味,老干妈一方面同时拥有这三个口味,另一方面对这三个口味进行了结构性的调整,突出香味,以微辣和适口咸为辅助,构建起老干妈的口味地位,并成为行业的标准性口味。
4、产品线较齐全,占据主流价格带,形成下行无利润,上行无市场的封杀局面。
老干妈占领了佐餐消费群体的习惯性消费支出的主流价位区间:5、6元/瓶,7、8元/瓶,9、10元/瓶,同时,利用强大的终端消费者品牌认知,构建起对主流消费群体的有效满足。这样,老干妈通过充分利用规模优势、品牌优势的综合力量把跟随者封杀在上下两极区域,最终形成竞争对手无论从力量积累还是从规模发展上都难以真正形成对老干妈的挑战。
在老干妈价格带封杀带的影响下,很多企业采用了上行路线,贴近老干妈价格带,寻求一定的发展空间,这些企业大多采用“消费群体定位”的目标市场差异化策略走学生路线、礼品路线、特产路线等;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整体来看,和老干妈的差距越拉越远。
5、“饥饿式营销”的策略操作模式
老干妈,在早期市场运作时,发现了一个现象:无论是经销商还是消费者,他们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满足不了的需求越会挖空心思去满足;并且需求在饥饿状态下,会呈现无限扩张的倾向。因此,老干妈采用“饥饿式营销”的策略模式,一方面延展、扩大了市场规模,提高了销量;另一方面通过通过饥饿感的创造,提升了消费者和渠道商的品牌忠诚度。
三、“伏虎六式”破解“老干妈八大印象”
张胜军认为,由于“老干妈印象”对佐餐开胃菜香辣酱领域的影响,无论是跟随者还是领域内的其它企业或多或少都带有些“老干妈的烙印”——也就是“老干妈的八大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