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中药已经成功打入国外主流医药市场。以北京同仁堂为例,这家百年老店依靠“以药带医”的模式,推动中药和中医成功走进了国际市场。据介绍,在北京同仁堂出口的中药中,中成药占90%,企业在海外16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74家零售药店,几乎每家都有驻店的中医大夫,通过中医治疗业务带动中药销售。
作为中药原材料出口商,内蒙古日出东方药业公司采取的则是从种植、研发到销售的一条龙模式,主要出口黄芩、甘草、板蓝根、防风等多种绿色中药材。公司总经理李文艳表示,公司至今有种植基地1000亩,从源头控制原材料,再直接出口到日本、韩国及欧美等多个国家。
李文艳说,中药在日韩市场很受欢迎,在欧美市场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不少采购商将人参、黄芩等采购回国制成颗粒,充当功能茶饮用。”
业内人士表示,中药在国际化步伐加快的同时,附加值低、贸易壁垒、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隐患仍然存在。对此,我国应发挥中医药发源地的优势,参与制订相应的国际规则,降低国际贸易壁垒。中药企业自身也应在加强研发的同时,提高专利申请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更好地走向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