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九成多晶硅企业停产

   2012-12-12 1070
核心提示: 2012年光伏发展史,从年初的230元/公斤,到12月初的110元/公斤,进入2012年来国内多晶硅价格暴跌的噩梦依旧在继续。而伴随着成
 2012年光伏发展史,从年初的230元/公斤,到12月初的110元/公斤,进入2012年来国内多晶硅价格暴跌的噩梦依旧在继续。而伴随着成本倒挂的加深,多晶硅行业的停产风暴更愈演愈烈。

  “2012年多晶硅产业情况进一步恶化,产量出现负增长,停产企业数量达到近90%,目前仅有江苏中能、大全、亚洲硅业和黄河上游等几家企业在保持生产,但产能利用率也大幅下降。”在12月11日举行的第二届Intersolar China国际研讨会上,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秘书长王勃华介绍说。

  今年11月份大全已基本停产,亚洲硅业和江苏中能的产能利用率也仅在50%左右。专家预计在2013年多数停产的多晶硅企业将会被淘汰,行业回暖估计要到2014年。

  进入2012年,多晶硅行业景气度进一步下滑。从价格来看,截至12月初,国内多晶硅一级料主流成交价为110-115元/公斤,已跌破成本线。二、 三级的多晶硅价格更低,三级多晶硅的售价甚至在100元/公斤以下。而国外多晶硅市场价格也在继续走跌,现货均价目前在每公斤17到18美元。粒状硅的报 价甚至低于14美元/公斤。

  “目前国内众多公司的平均成本价是在每吨20万元到30万元,也就是说每公斤200多元到300元,这意味着每卖出一公斤多晶硅就得亏损100元。”一位多晶硅企业负责人给记者算道。

  多晶硅价格“跌跌不休”背后,是行业供应过剩以及下游需求的受挫。“2012年前三季度,中国多晶硅产量约5万吨,预计全年产量6.5万吨,同比下降20%,但产量仍将位居全球第一。”王勃华称。

  在产能仍然巨大的情况下,多晶硅的需求却因光伏产业陷入寒冬而急剧减少。据王勃华介绍,我国半数以上中小电池组件企业已经停产,30%大幅减产,10%至20%小幅减产或努力维持,并已开始不同程度裁员。

  而且,我国对美国、韩国、德国多晶硅进口依赖较重,也给国内多晶硅企业造成严重冲击。海关数据显示,1月到10月份,我国累计进口多晶硅70210 吨,同比增加26.16%,平均进口价格为26.16美元/公斤,同比下跌61.10%。“上半年,进口多晶硅与国产多晶硅占据市场各一半的份额,但下半 年,进口多晶硅的市场份额明显扩大,预计今年进口将达到8万多吨,而在去年进口量是6.4万吨。”上述多晶硅企业负责人将重夺市场的希望寄托于中国对美、 韩、欧盟多晶硅反倾销的成行。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常见问题  |  隐私政策  |  sitemaps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