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全球比较大的食用菌生产国,食用菌产量占全球的70%左右,目前可进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有60多种,主要包括褐蘑菇、白蘑菇、有机蘑菇等。其中,褐蘑菇产量比较大,占比为25.5%;其次为黑木耳,占比为19.3%。 洛阳俏江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根据新思界发布的《2017-2022年食用菌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2012-2016年,中国食用菌的产量增速波动较大,在4.2%-12.3%之间。2012年,中国食用菌的产量为2637万吨;2017年,中国食用菌的产量为3516万吨。 从生产模式上来看,中国褐蘑菇的生产模式主要有“传统农户型”、“企业+农户型”和“工厂化生产型”等三生产模式。“传统农户型”是褐蘑菇行业的初级生产模式,进入和退出壁垒都较低,但是生产技术差、销渠道窄、抵御市场风险弱,该种模式褐蘑菇产量占比在不断降低。企业+农户生产模式很好地解决工厂人手不足、设备昂贵、场地有限等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农户生产技术落后、生产风险大等问题。但企业受农户制约,产量波动性较大,产品质量也比较不稳定。 俏江北生的工厂化生产模式实现了褐蘑菇的机械化、标准化、周年化生产,基本解决了环境安全、食品安全等问题,实现了农业生产循环利用比较大,是未来的主流发展方向,但这种模式对管理能力、技术、资金的要求都较高,进入壁垒高。2016年,工厂化模式生产的褐蘑菇占食用菌总产量的比重为7.31%。 投资趋向 随着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褐蘑菇需求量将进一步提升,食用菌的产量也将不断增长,工厂化食用菌产量占比未来将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另外,从消费需求是来看,褐蘑菇在餐饮消费中的比例也将逐渐增大,褐蘑菇在各类保健品、辅助疗品、药品等领域的应用将成为食用菌提升附加值的主要方向,褐蘑菇保健品未来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