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秋冬季鸡痘的发生于防治
鸡痘是由禽痘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禽疸病毒属于痘病毒科脊椎动物痘病毒亚
科禽痘病毒属。病毒大量存在于病变的皮肤和粘膜病灶当中,对外界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
在干燥的痘疹痂皮中可存活数月,甚至更长。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型鸡场,
常使病禽生长缓慢,产蛋率下降,继发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感染时可引起大批死亡,特别是
雏禽,常造成严重损失。
一 流行特征
本病多发生于秋季和冬初。蚊子和体表寄生虫可传播本病。蚊子的带毒时间可达10~30天。传染常由病鸡与健康禽接触而起,脱落和碎散的痘痂是病毒主要的散布形式。不分品种、性别、年龄均可感染。
二 症状与剖检变化
潜伏期4~8天,依侵犯部位不同,分为皮肤型(又称干燥型)、黏膜型(潮湿型)和混合型
。皮肤型常见于冠、肉髯、喙角、眼皮和耳球上,也可在腿脚、泄殖腔和翅内侧形成一种
特殊痘疹。病初皮肤出现细薄灰色麸皮样覆盖物,迅速长出结节呈黄灰色,表面不平干而硬
。结节数目多时,可互相融合,产生大块结痂,致使眼睛完全闭合。病鸡出现精神萎糜,食欲不振,羽毛粗乱,生长缓慢停滞。病的后期在冠、肉髯等处形成黄豆大小的黑色痘疹结痂
黏膜型:主要在口腔,咽喉和眼等黏膜表面及喉气管黏膜表面出现痘斑,又称白喉型。
病初出现鼻炎症状,打喷嚏,流鼻液,气喘,气管有口罗音。初为浆液性,后转为脓性分泌
物。眼结膜发炎,先湿润后流出带细小泡沫的眼泪,逐渐出现眼睑肿胀。随着病情发展,眼
中出现淡黄色浓稠的脓液,病鸡眼部肿胀明显,上下眼睑粘在一起,引起角膜炎造成失明。
鼻炎症状出现2一一3天后,在口腔、咽喉等处黏膜发生痘疹。初为圆形黄色斑点,逐渐扩散成大片沉着物,又称假膜。随后变厚而成棕色痂块,凹凸不平,且有裂缝,痂块不易剥离,
强行撕脱则留下易出血的红色表面。假膜深入喉部,可引起呼吸困难,其症状类似传染性喉
气管炎,伸颈引口呼吸,甚至窒息死亡。
混合型:即患有皮肤型和黏膜型于一身。
三 防治措施
平时做好禽场及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做好定期消毒工作,及时杀虫灭蚊。发现本
病应即时隔离病禽,病重淘汰,死禽深埋或焚烧,剥下的痘痂及时销毁。
预防本病最有效的方法是有计划的预防接种,采用鸡痘鹌鹑化弱毒疫苗,用灭菌生理盐
水稀释后,在鸡翅膀内侧无血管处皮下刺种。10~20日龄刺种一针,免疫期为2个月(秋季可提前6~7日龄免疫)。开产前90~100日龄二免,免效期为4~6个月。接种后3~4日应检查刺种部位,如出现轻微红肿、结痂,表示免疫成功;否则需重新免疫。为预防秋季鸡痘的发生,可在8月上旬对易感健康禽做一次鸡痘强化免疫,以提高抗体水平,增强免疫力。
病鸡皮肤上的痘一般不需治疗,如治疗可用镊子小心剥离禽冠、鼻孔,眼睑等处痘痂,伤口用碘酒或龙胆紫涂擦消毒。口腔病灶可用镊子剥去假膜,用0.1%高锰钾液冲洗,再撒上冰硼散。眼部肿胀的病鸡可先挤出干酪样物,然后用2%硼酸液冲洗。对呼吸困难的鸡要用镊
子将喉部伪膜小心剥离取出,涂布碘甘油。
雏鸡长痘初期,可用2~3倍量鸡痘疫苗紧急接种,可控制病情发展。
1 临床症状
患病鸡精神萎靡,羽毛粗乱,食欲减退,病鸡出现鼻炎症状,打喷嚏,流鼻液,气管有口罗音,眼睛羞明流泪,眼睑肿胀,病重者,眼鼻分泌物为脓性,上下眼睑粘连造成失明。
在病鸡的冠、肉髯等处有薄灰白色麸皮样覆盖物,后形成豆粒大突起,整合成片,干燥后成
棕黑色,严重病鸡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
2 剖检变化鸡冠眼睑及结膜上生出米粒大小结节,结膜内充满脓性分泌物,用手扒开眼睑,可发现干酪样物质,挤出干酪样物质,可看到眼球萎缩,甚至失明,剖检口腔,咽喉及气管等处黏膜上有黄白色的小结节,有的形成干酪样假膜。去除假膜,露出红色出血面,有的假膜阻塞在咽喉部位造成窒息死亡。
3 治将发病鸡隔离,淘汰病重鸡,每天带鸡消毒一\次。干扰素2倍量点眼。全群鸡用抗病毒中草药大青叶、板蓝根、黄芪等拌料,连用五天,效果良好!或者直接用荆防败毒散直接拌料,河南圣达动物药业荆防败毒散一件375元,一件25公斤!一袋15元!清瘟败毒散 一件245元 一件25袋 一袋一公斤9.8元!